这儿说的气感,指外在的气感,不是指内在的。因为对初练者而言,说内在的是不现实的,说了反而不好。
外在的气感,虽然不能说明功力的强弱,但对具体的人,在同一个动作中,可粗略地反映出练功者的动作熟练程度。
就滚球而言,同一个人,在练功中出现的外在气感变化,就可初步了解他的练功情况和对动作的掌握程度。
第一层次
A、在第一个星期内,出现滚到远离身体时,手上感觉强;靠近身体时,手上感觉弱,是正常现象。
这里是排除呼吸情况的,也就是做动作时不能与呼吸发生联系。
有些人在滚球时,错误地带进了呼吸。比如,滚到远离身体时呼气,当然感觉强一些;反之,滚到靠近身体时呼气,感觉也会增强。这种情况不在这里讨论的范畴之内。
B、进入第二个星期,仍出现出现滚到远离身体时,手上感觉强。说明在滚球时,手的运动还没有过关。
资料上对手的运动一笔带过,没有具体说明,其实这才是关键之一。这个手的运动,当面做给人看也是一时难于掌握的,写出来更不容易。这也是面授与函授的区别所在。
第二层次
A、滚球时,不管是远离身体,还是靠近身体,手上的感觉基本一致。说明手的运动基本掌握。
B、滚球时,手上的感觉基本一致,身体上一些穴位开始出现一些外在气感现象。
C、滚球时,手上的感觉基本一致,身体上一些穴位出现一些外在气感现象,同时腿上开始出现一些外在气感变化。
第三层次
除上述之外,主要特征为上半身左右侧感觉一致;下半身左右腿气冲现象明显,且有一些差别。
若出现上半身左右侧感觉不一致;或腿与相应的一侧感觉相同,说明动作还没有到位,需改进。
第四层次
主要特征为:一脚发凉,另一脚发热,且凉热之中有气动现象。 (左右侧滚球时)
仅一脚发热,还处于一、二层之中。
第五层次
主要特征:一脚发凉,另一脚发热,且凉热之中有气动现象; 同时,身上出现外在气感的穴位增多,并开始向内在气感转移。
几点说明:
1、上述的“外在气感”是在自然中出现的,也就是在无意中出现的。不可追求,否则是有害的。
2、除极个别经络迟钝者,络络敏感与不太敏感的区别,在滚球中主要反应在第一层次上。
3、滚球中的第二层次,经络的敏感性的作用已不大了,因主要受制于手的运动的规范化。
4、滚球中的第三层次,主要取决于整体动作的规范化,否则经络特别敏感也是无用的。
5、滚球中的第四、五层次,除动作规范化,主要与练功者本身具备的佛道功法基础有关。首次练功者,极难达第四层次。
6、进入“内在气感”,除动作规范化,只有在练空劲之前,练功者已具备相当好的佛道基础才能达到。故不在这里的讨论之列。